正在阅读:干字当头 实字为要 奋力谱写现代化强市建设蒙阴新篇章
分享文章
分享到:

微信扫一扫

参与评论
0
当前位置:首页 / 文章 / 焦点新闻 / 正文

首页数据恢复.jpg

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,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,仅管理员可见

干字当头 实字为要 奋力谱写现代化强市建设蒙阴新篇章

原创 my0539.com2025/05/19 00:00:00 发布 来源:蒙阴网 作者:蒙阴网 517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

在临沂客户端讯 今年以来,蒙阴县站稳群众立场、厚植为民情怀,干字当头、实字为要,聚力工业经济、项目招引、乡村振兴、文旅康养、生态文明、民生福祉、营商环境、从严治党八个方面,以改革创新为动力,以摸实情、说实话、出实招、办实事、求实效“五实”作风建设为保障,全力跑出县域经济发展“加速度”,努力让蒙阴发展动力越来越强劲、老百姓生活越来越美好,奋力谱写现代化强市建设蒙阴新篇章。

工业强基,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。聚焦生态工业跨越发展,蒙阴县构建“三位一体”推进体系。通过建立县级领导“八项联系”机制,实施“一企一策”精准服务,推动锣响汽车向30亿级企业迈进,重点培育20家升规企业,形成大企业“顶天立地”、中小企业“铺天盖地”的产业格局。创新实施“自主出海”战略,支持飞达钻机等龙头企业拓展海外市场,新增进出口企业10家,推动外贸总额稳步增长。启动实施45个重点技改项目,引导艾克赛尔等企业向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,打造鲁南高端装备制造基地。同步推进经济开发区“三路三网”建设,加快济临协作区“四纵四横”路网成型,构建“综合园区+专业园区+镇域小微园”三级载体体系,为工业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。县财政设立2000万元技改专项资金,对实施智能化改造企业给予最高30%补贴,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。

项目攻坚,积蓄跨越发展动能。蒙阴县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“生命线工程”,建立“周调度、月通报、季观摩”推进机制。组建长三角、珠三角、京津冀三大招商兵团,开展“招大引强突破年”活动,建立央企500强项目库,确保新引进过10亿元项目15个。创新实施“飞地经济”模式,推动7个边缘乡镇在县内产业园区落地2个以上项目,破解镇域发展瓶颈。完善“双招双引”激励机制,对重大项目实行“一项目一议”奖励,对贡献突出者开通职级晋升绿色通道。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,县级领导包保65个重点项目,创新“拿地即开工”审批模式,全年力争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000亩,处置低效用地4000亩,打造项目攻坚“蒙阴速度”。设立5000万元招商专项基金,对成功引进500强项目团队给予50万元奖励,形成全民招商浓厚氛围。

乡村振兴,打造共同富裕样板。蒙阴县立足“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”定位,构建“三维联动”发展体系。以创建11个省、市、县示范片区为抓手,打造沂蒙华润希望小镇等两大先行区,形成“一核引领、多点突破”的示范格局。实施蜜桃全产业链提升工程,推动亚辰食品等5个深加工项目投产,引进麦吉翁功能性饮料等9个重点项目,构建“种植+加工+文旅”融合发展模式。深化与省供销集团等国企战略合作,通过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实现2万亩桃园规模经营,辐射带动10万亩桃园提质增效。创新“共富工坊”“共富集市”等模式,推广常路镇集体增收经验,确保2025年所有行政村集体收入突破20万元,50%以上村跨过50万元门槛。实施农民技能提升工程,通过“以工代赈”等方式促进农民人均增收6.2%以上。与省农科院共建蜜桃研究院,推广“三公里生态循环农业”模式,建设智慧桃园示范基地3处,带动果农亩均增收3000元。

文旅融合,推动消费扩容升级。围绕“崮秀天下·世外桃源”品牌建设,蒙阴县构建“五位一体”文旅体系。实施孟良崮景区提升工程,建设沂蒙精神教育培训中心等红色研学基地,打造全国红色旅游标杆。开发云蒙云端康养度假区,建成养云酒店等高端康养项目,培育药食同源区域公共品牌。放大“岱崮50”赛事品牌效应,举办环云蒙湖自行车赛等群众性赛事,形成“春赏花、夏避暑、秋采摘、冬康养”全季旅游格局。在百花峪等景区植入非遗手作等业态,新建改建4家特色民宿,打造“一村一品”乡村旅游矩阵。创新“节会+文旅”模式,举办桃花旅游季等12场大型节会,推动小戏小剧进景区,实现文旅消费扩容升级。规划建设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,开发AR导览系统,建设自驾车露营地等新业态项目5处,力争全年接待游客突破800万人次,旅游综合收入增长25%。

生态赋能,擦亮绿色发展底色。作为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县,蒙阴县创新“四位一体”生态发展模式。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,淘汰国Ⅲ柴油货车497辆,确保空气质量指数保持全市首位。开展云蒙湖水系生态修复工程,建设智慧水务管理系统,争创国家级美丽河湖试点。推进荒山绿化三年行动,实施林地占补平衡工程,新增造林面积1.2万亩。创新“生态信用贷”模式,发放绿色信贷25%以上增长,打造近零碳先行乡镇2个、零碳示范村3个。启动垛庄抽水蓄能电站等新能源项目,推动华润农光互补项目并网发电,构建“风光储氢”一体化能源体系。实施工业绿色转型计划,推动3家企业创建省级绿色工厂,单位GDP能耗下降3.5%。建立生态产品交易平台,完成GEP核算体系构建,推动生态资源变现,年内实现生态产品交易额1.2亿元。

民生提质,织密惠民服务网络。蒙阴县树牢为民情怀,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所思所盼,对古城片区二期滞迁的群众开展服务攻坚,16天完成51户滞迁户签约,极大地激发了全县上下干事创业的热情。实施就业优先战略,开展“春风行动”等专项服务,发放创业贷款1.8亿元,新增城镇就业6000人。推进教育强基工程,实施蒙阴一中宿舍楼等4个重点项目建设,组建城乡教研共同体。加快莱临高铁建设协调,推动董梁高速全线贯通,构建“三横四纵”交通网络。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,完成253处村卫生室改造,实现医保服务“村村通”。创新“慈善救急难”双百行动,救助困难群体400人次,完成适老化改造225户。推进双拥模范县创建,落实优抚安置政策,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“四连冠”。实施老旧小区改造15个,新建口袋公园4处,新增健身广场10处,打造“15分钟便民生活圈”。建立民生实事“群众点单”制度,全年实施教育医疗等民生项目36项,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80%以上。

环境创优,打造最优营商环境。蒙阴县实施营商环境提升“五大行动”,建立“全周期”服务体系。深化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改革,打造13个政务集成服务场景,实现惠企政策“免申即享”。建立政银企常态化对接机制,动态管理320亿元贷款项目库,推动15个重点项目授信放款。创新“清风护企”品牌,纪检干部联系规上企业全覆盖,建立涉企问题“直通车”机制。开展行政执法专项整治,推行包容审慎监管,企业满意度提升至95%以上。设立企业家服务驿站,建立“企业安静生产期”制度,涉企检查减少30%。建设智慧政务云平台,90%以上事项实现“掌上办”,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50个工作日以内。

党建引领,夯实基层治理根基。蒙阴县实施“红色领航”工程,构建“三维党建”体系。建立“第一议题”学习制度,开展“政治三力”提升行动,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。创新“四责协同”机制,建立“三色预警”监督体系,开展工程建设等领域专项整治。实施“头雁培育”计划,选送50名后备人才定向培养,培树王传喜式好支书30名。推进村组织活动场所改造工程,建立“一室多用”服务机制,打造群众“愿意来、留得住”的温馨家园。开展“五星达标”创建活动,实施软弱涣散党组织动态清零。建立党员“双报到”积分管理制度,开展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00件以上,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持续增强。

站在新的历史起点,蒙阴县将以干字当头的实干精神,把“规划图”变成“施工图”,将“时间表”变成“计程表”,在生态保护中谋发展,在改革创新中求突破,在为民服务中践初心,奋力谱写现代化强市建设蒙阴新篇章,努力为全省、全市大局贡献蒙阴新的智慧和力量。

通讯员 李朋 薛飞 张圣虎

6a5109cef22c4dfcb4af35de95697690.jpeg

已有0人点赞

自定义html广告位

0条评论

 
承诺遵守文明发帖,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/3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