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在阅读:一镇一业成大业│蒙阴县常路镇:小煎饼“摊”出亿元大产业
分享文章
分享到:

微信扫一扫

参与评论
0
当前位置:首页 / 文章 / 蒙阴资讯 / 正文

首页数据恢复.jpg

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,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,仅管理员可见

一镇一业成大业│蒙阴县常路镇:小煎饼“摊”出亿元大产业

转载 my0539.com2023/12/07 17:57:44 发布 来源:琅琊新闻网 作者:公茂钧 张圣虎 5693 阅读 210 评论 321 点赞

琅琊新闻网讯 千年齐风鲁韵,万里煎饼飘香。走进蒙阴县常路孝和煎饼加工厂的车间,工人们忙着制作香米口味的煎饼,上糊、摊匀、起边、揭下,再叠放整齐,一张薄如蝉翼的煎饼就完成了,不仅好吃,颜值还高。制作好的煎饼被叠好、包装后,整齐地放置在一旁的货架上。货架上不仅有小米、荞麦、红枣等多种口味的煎饼,还有煎饼伴侣、早餐包装、粗粮坚果包装等特色轻食产品,它们将以礼盒的方式发送到全国各地。

  作为土生土长的常路人,秦昌伟从小吃煎饼长大,对煎饼有着不一样的情结。2000年,在外打工的秦昌伟回到家乡成立了常路孝和煎饼加工厂。“为了更好地把常路煎饼产业做大做强,2019年,在蒙阴县政府和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我建起了煎饼生产车间,现在每天产量能达到6000斤,带动群众就业50余人。”秦昌伟说。

  近年来,常路镇瞄准煎饼这一地域特色食品,推动传统手艺传承与文化创意赋能相结合,在大张台村建设煎饼文化产业园,成立煎饼加工联合社,全镇年产优质煎饼600余吨,年产值近亿元。

  针对煎饼生产户加工分散、有规模但不规范的实际,常路镇从有加工煎饼传统的大张台村入手,投资240万元,规划建设了煎饼文化产业园,以产业园为轴心,由镇党委牵头,整合周边3个村合作社力量,成立“孝诚常路”煎饼联合社,吸收群众就业150余人,可实现年利润200余万元,带动村集体增收40余万元。

  通过制定《手工煎饼团体标准》,实现“包产到户”,打通了“一个标准、多户加工、统一回购”的煎饼加工模式,实现群众足不出户参与生产经营。引导致富带头人大胆创新,联合社研究推出一饼卷芝麻盐、香椿芽、干煸辣肉丝“煎饼+品三样”轻餐套装,吸引了大批食客,系列产品成为畅销伴手礼。“常路大嫂”徐海霞通过将水果、蔬菜融入传统煎饼,制作成丰富多彩的七彩煎饼和寓意幸福生活的“煎饼花”,兼具传统文化底蕴和流行时尚元素,把煎饼变成了艺术品,让传统食物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
  如今,常路煎饼逐渐发展成为亿元产业集群,“小煎饼大产业”的格局初具规模,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,开启了幸福小康生活,产品销往全国300多个城市,并出口到韩国、美国、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。原来一斤5元的煎饼,现在可卖到几十元甚至上百元,附加值增加几十倍,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、增加了收入,更成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新硕果。

  “下一步,常路镇将深入挖掘煎饼的文化特色,全方位讲好‘煎饼+’故事,着力打造‘煎饼花’研学体验基地,充分展现“煎饼花”等手造产品的文化魅力,以‘煎饼’为媒,推动煎饼产业做大做强,持续擦亮煎饼金字招牌。”常路镇党委书记张鹏信心十足。

  临报融媒记者 公茂钧 通讯员 张圣虎


已有0人点赞

自定义html广告位

0条评论

 
承诺遵守文明发帖,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/3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