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在阅读:《临沂·面孔》第87期 一个世纪的相约 蒙山下的百岁夫妻
分享文章
分享到:

微信扫一扫

参与评论
0
当前位置:首页 / 文章 / 感动天地 / 正文

首页数据恢复.jpg

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,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,仅管理员可见

《临沂·面孔》第87期 一个世纪的相约 蒙山下的百岁夫妻

转载 2015/07/25 13:38:29 发布 来源:琅琊新闻网 作者:蒙阴网 650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


从晚清到民国,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,他们有过太多激情燃烧的岁月。在临沂市平邑县柏林镇富泉村,有一对老夫妻,提起他们的名字,村里几乎没人不知道,从结婚到现在,他们已经携手走过了近百年的时光,他们正相约共同迈向结婚百年。

踏着温暖的夏日,记者来到平邑蒙山下柏林镇富泉村,1915年出生的张万顺老人,今年整100岁,妻子窦增爱1918年出生,今年97岁。夫妻两人,年龄加起来,一共197岁,俩人从相识到结合直至今天膝下子孙成群,已是五世同堂。他们穿越近百年的风雨,生活在我们身边,与我们一起守望这个城市。这是城市的财富,此刻微笑荡漾在老两口的脸上,也映入我们内心深处。

一间低矮的瓦房,被绿树环围。屋子里,深褐色的木梁,白色的墙壁,丝丝缕缕地传递着流逝的岁月沧桑,不由得从心底升起一股怀旧的感觉。老两口闲暇之余,最喜欢坐在门口晒太阳,除了老年人通常都有的耳背的毛病,两位老人身体仍然硬朗健康,虽然两人话语稀少,但相濡以沫几十年,一个眼神就能心领神会。“别看老两口都100岁了,现在还能自己照顾自己的起居呢。”张万顺的儿媳告诉记者,老人身形拘偻但干净利落,习惯自己做饭。老人说,她闲不住,能自己照顾自己,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情,不给孩子们带去太多的麻烦,那是他们的幸福和快乐。

记者了解到,两位老人已经30多年没有出过山,已经使用半个世纪的粮仓内任然还放有自己晒制的瓜干和“果子饼”,家里院中散养着的几只鸡寻觅着吃食,每天清晨窦增爱老人都要到鸡窝里去看一看,总有几个鸡蛋在那里等待着老人去拿。老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,年复一年日复一日,每天烧水、做饭、洗衣服,过着满足且充实的幸福日子。“家里条件艰苦,没有政府的帮助,没有今天的好日子。”张万顺的儿媳告诉记者,政府每月都会给两位老人一些补助,逢年过节时也会来这看望他们,政府准时发放的生活补贴,也让老人们感受到了老有所依。

夕阳西下,两位老人互相搀扶行走于院中,80余载的星月相伴,一种“和你慢慢变老”的幸福感油然而生,远离都市喧嚣,独享一方宁静,在这一片净土之上,两位老人的旷世之恋仍在继续,相濡以沫,开朗的性格,闲不住的腿脚,子女的孝顺,让他们真正实现了“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”。

记者 范舜尧


已有0人点赞

自定义html广告位

0条评论

 
承诺遵守文明发帖,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/300